
(首席记者韦峰无锡报道)2024年9月28日,一场旨在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交流座谈会于泰伯庙隆重召开。本次活动以“传承创新,交流互鉴”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嘉宾及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的未来之路。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中国高空机械与吊篮产业联盟理事长、江苏省高空机械吊篮协会会长、申锡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仁山,无锡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无锡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无锡水仙道院道长李伟峰,无锡市至德学校副校长郝孟华,江苏省侨商总会副会长、澳大利亚江苏总商会执行会长、泰伯庙文化大使吴弘毅,澳大利亚上海总商会副会长李旭,泰伯庙文化大使、法籍华人、克维(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一,江南大学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研究院方正泉,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崔华春,中国网络新闻传媒集团、长三角频道总编辑吴嘉元。
泰伯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旦礼对所有来宾表示了最诚挚的欢迎,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各方代表能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达成诸多共识,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化+传承
邹旦礼表示,泰伯庙作为吴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承担着传承吴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不同的人群了解吴文化、传承吴文化。金一表示作为海外华人,他也承担着传承、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海外华人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特殊桥梁,每一位海外华人身上都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
文化+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在保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实现创新发展,已成为一项重大课题。与会者认为文化创新有助于挖掘传统文化潜力,赋予其当代意义。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理念和社会价值,但由于历史背景与现代生活的差异,部分文化内容可能显得生僻难懂甚至过时。此时就需要借助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再解读和重塑,使之更贴近现代社会需求,更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和喜爱。比如近年来兴起的“国潮”现象,就是将中国元素融入时尚设计中,打造出一系列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审美的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文化+商业

座谈会也对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指出,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推动当代社会创新的动力之一。在商业活动中融入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的附加值,还能促进文化本身的传播和发展。比如,利用数字技术重现古代文化场景,各地文化古镇的开发建设,都是文化与商业融合的优秀案例。文化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反哺文化,形成一个正循环。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各界人士对“传承创新,交流互鉴”的理解,更为未来跨文化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大家一致认为要携手努力,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以创新的精神激活传统文化,共同书写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篇章。(值班编辑:一兵、审核:吴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