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新闻传媒集团


CHINA INTERNET NEWS MEDIA GROUP CO.,LIMITED
从ART DECO到新都市艺术:任国敏艺术展暨分享会在沪举行
来源: | 作者:吴逸峰 | 发布时间:2025-07-13 | 398 , 000+ 浏览 | Share:


【首席记者吴逸峰上海报道】2025年7月12日,为纪念Art Deco(装饰艺术)诞生100周年,新都市主义艺术家任国敏于上海扬子饭店举办主题艺术分享会《从ART DECO到新都市艺术》。活动以艺术家近年创作的7件上海都市主义风格作品为核心,结合历史回望与未来展望,探讨都市美学的解构与重构。


ART DECO百年回响:扬子饭店里的时空对话

扬子饭店作为上海Art Deco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其几何装饰语言与历史底蕴为展览提供了天然场域。1933年建成的扬子饭店,以白色外墙、花卉阳台和流线型线条,承载着上海“东方巴黎”的黄金记忆。任国敏在分享会中强调:“扬子饭店不仅是建筑瑰宝,更是都市精神的容器。我的创作试图以现代艺术语言,捕捉《玫瑰玫瑰我爱你》旋律中的摩登浪漫,并将其转化为当代视觉符号。”展览中,《时间的玫瑰》以明黄暖色调致敬1930年代上海流行文化,融合Art Deco几何韵律与立体主义视角,画面中央的“银嗓子歌后”姚莉形象与爵士乐队,再现了扬子饭店歌舞厅的历史盛景。另一幅作品《扬子的早晨》则以锐利几何分割重构都市街景,通过高饱和度撞色与符号拼贴,隐喻现代生活的多元张力。



新都市主义宣言:数字革命与城市基因的重构

任国敏提出“新都市主义艺术观”,主张以全球化视角解构城市空间,融合历史文脉与未来科技。其核心观点包括:  

1. 城市作为“超级文本”:都市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信息、资本与文化的交汇点。艺术家需以“游牧视角”解析城市密码,将跨国符号(如陆家嘴天际线、苏州河工业遗迹)转化为视觉叙事。

 

《从苏州河到黄埔江》(油画)亚麻布 150X150厘米   任国敏  2024年10月


2. 技术赋能创作:将像素、代码等数字化语言注入传统艺术形式,形成“复古未来主义”风格。例如,《从苏州河到黄浦江》以几何块面模拟外滩建筑群,同时嵌入虚拟逻辑,构建虚实交织的都市幻境。  

3. 混杂性与流动性:拥抱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杂交,通过服饰、建筑等符号的并置,探索身份认同的流动性。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吉他、金鱼缸与玻璃幕墙并置,既象征中产生活美学,又暗含对消费主义的反思。 

 

七件作品:历史褶皱中的都市诗学

展览精选的7件油画作品,以多维视角诠释上海都市精神:  

《玫瑰玫瑰我爱你》:以Art Deco线条重构扬子歌舞厅舞厅场景,旗袍纹样与爵士乐符号碰撞,致敬上海流行文化黄金时代。  

《阳光灿烂的日子》:将海关大楼钟楼解构为立体主义碎片,叠加陆家嘴摩天楼剪影,形成历史与未来的时空对话。  


跨界对话:艺术与城市的共生未来  

活动现场,参会策展人指出,展览不仅是艺术展,更是一场关于城市身份的思辨——当AI与元宇宙重塑人类生存空间,艺术需在解构中重建人文温度。  

采访手记:在解构中寻找永恒

任国敏的艺术实践,为Art Deco百年纪念注入当代性思考。通过几何重构与数字实验,他让上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画布上碰撞,揭示都市作为“永恒现在”的哲学本质。这场展览不仅是对装饰艺术传统的致敬,更昭示着新都市主义艺术在全球化时代的蓬勃生命力。(值班编辑:一兵 审核: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