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吴逸峰上海报道】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国庆之际,2025年9月19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为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精心策划了一场深刻而温暖的团员主题教育活动——“奋斗的青春,时代的使命”代际金秋对话会。活动特邀杨浦军休中心关工委“军号嘹亮”·老战士讲演团总顾问余锡生率邬沈青、张建明等老战士代表出席,与中学生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共话青春理想与时代责任。

对话会上,两位老战士结合自身不断进取的人生经历,生动诠释了奋斗与使命的深刻内涵。
邬沈青以《人生的价值在理想,理想的实现靠奋斗》为题,分享了她的“三次人生赶考”:从中学时代刻苦求学圆梦中国人民大学,到在军校工作期间不懈努力,通过自学先后获得律师执业资格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她的经历深刻揭示了不断学习、持续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核心路径。

张建明在《两次跨越,一生奋斗》的讲述中,回顾了自己从一名普通高中生成长为军事院校副教授、从基层士兵晋升为大校军官的奋斗历程。他将个人成长完全融入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其一生为国防事业奉献的热血与忠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互动环节气氛活跃,同学们踊跃提问:“学习压力大如何调节?”“缺乏动力怎么办?”“人生方向迷茫该如何面对?”两位老师耐心倾听、真诚回应,逐一细致解答,亲和如师长。例如,高二4班陆翛翔同学问道:“张老师,我常熬夜学习,总感到这样会坚持不下去。怎样才能让自己保持动力,并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呢?”张进明首先肯定了他的刻苦精神,并耐心分析:“熬夜不是努力的象征,反而会影响效率,容易陷入‘熬夜—上课困—听不懂—作业慢—更熬夜’的循环。真正的努力不是拼时长,而是讲效率、重质量。要科学规划时间,像指挥作战一样智慧学习,同时保持张弛有度,保障基本睡眠,善用碎片时间放松调节。在坚持不下去时,多想想自己的目标,也可以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在集体中汲取力量。”深入浅出的解答引发广泛共鸣。先后有6位同学提问,现场交流融洽,掌声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

拥有59年党龄和丰富思政教育经验的余锡生老战士,代表讲演团对同学们寄予殷切期望。他首先肯定了此次金秋对话会在国庆前夕举行的特殊意义,并精妙解读了“金秋”的寓意——既象征着老一代用青春热血换来的生命硕果与沉淀,也预示着年轻一代即将迎来的成熟、收获与无限希望。他勉励同学们将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用奋斗的笔,绘就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此次对话会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成功地将“奋斗”与“使命”从宏大的词汇转化为可感可及的人生故事,激发了青年学子为理想不懈奋斗、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知行合一的实际行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值班编辑:Eva 审核:嘉元)